左三起為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、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生衛醫農組主任劉祖惠、衛福部次長石崇良、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、副院長司徒惠康、病理核心試驗室主任黃秀芬、高醫感染病研究中心主任陳彥旭。記者邱宜君/攝影
左三起為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、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生衛醫農組主任劉祖惠、衛福部次長石崇良、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、副院長司徒惠康、病理核心試驗室主任黃秀芬、高醫感染病研究中心主任陳彥旭。記者邱宜君/攝影

台灣頒布「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」已20年,國內34個資料庫四散各地,規格品質不一,申請不易,珍貴資料幾乎不曾出庫。不過,上述窘境將走入歷史,國家衛生研究院今為「整合平台中央辦公室」揭牌,學術和產業單位都有單一諮詢窗口,可了解全台資料目錄並申請使用

 

國衛院整合平台中央辦公室主任、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,預計明年會再加入五個資料庫,檢體、基因、臨床資訊,加上健保、出生死亡及癌症等上百個政府資料庫,整體規模將直逼亞洲第一的日本。

 

 

司徒惠康表示,傳統研究方法是一次性的向病人說明、取得檢體作為研究,但大數據時代來臨,需要更多樣本才能進行更先進的研究。西元2000年透過頒布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,可向民眾勸募生物組織等資料,保障隨著時代所需的核心研究檢體可永續發展,也做好病人權益相關的保障。

 

 

司徒惠康表示,今年儘管受到疫情干擾,國衛院仍卯足全力、超前進度。在國衛院病理核心實驗室主任、整合平台中央辦公室執行長黃秀芬努力下,親自拜會各院院長、資料庫及病歷資訊等部門主管,不眠不休聯繫下,原訂今年加入15個資料庫,已超前達成25個資料庫加入,預計明年再新增5家。

 

 

司徒惠康表示,整合平台擁有醫療資訊共同模式,目前已經有七家在醫學機構同意進行測試,包括台大醫院、北醫、中山醫、中國醫、中榮、義大、高醫。黃秀芬表示,平台有兩大好處,首先是支持資料庫穩定存在,不會因為研究計畫結束而消失,再者是建立了商業利益的回饋機制,當廠商來申請資料,簽約時就會廠商約定回饋內容。

 

 

目前登錄收案數已超過31萬例,涵括肺癌、肝癌、大腸癌、乳癌、口腔癌以及慢性病等。因應疫情,國衛院今年2月建置專用P2等級感染性生物資料庫,並結合橫跨北中南多家醫療機構,成功收集165例新冠肺炎血液檢體,4月開放全台研究人員申請運用,截至9月已收到19件產官學研界申請案,有13案審查通過,檢體陸續出庫。其中包含8件產業界申請案,以開發快速抗體偵測技術為主,部分已有研發成果,成為非常重要的國家公共資源。

 

 

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,台灣有46萬多筆珍貴的檢體資料,過去散在各個資料庫裡面,格式未標準化,品質控管不一,真正應用於有影響力研究相當少。去年行政院支持推動整合平台計畫,資料格式、組織品質、申請窗口都經過統一,很快會有「目錄清單」可以快速掌握全國資料庫各具備哪些檢體特性,幫助研究者或業者。

 

 

石崇良表示,透過國衛院這個窗口,除了可以更具體提供外界諮詢和申請,還可以連結到其他國家資料庫,包括健保、癌症登記、出生死亡檔等資料庫串接,這將台灣成為「亞洲生技中心」非常重要的基礎建設,將是台灣生技發展的重要助力和亮點。平台在這次疫情期間就發揮了作用,整合全國新冠肺炎確診者的檢體,也已經幫助產學合作出成功的產品。

 

來源網址: 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4928919?from=udnamp_storysns_line

Go to top